科学技术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方便,同时也衍生出大家对于个人隐私的窃取与不安全隐患的担忧。李千目指出,“一般人在消费时有个交互过程,也就是最终确认支付环节。‘刷脸’支付缺少了这个环节,所以人们会有所顾虑。”对此,李千目也建议,“在人脸识别的推广过程中,商家和监管部门需要明确监管机制和流程,加强人脸识别技术使用的行政法规控制。这样可以让老百姓更加安心,认可度和接受度也会更高。”
线下刷脸支付的普及,安全吗?该怎么做?尽管“刷脸”技术的运用方便了生活,但娱乐场所在采集人脸信息时,技术是否完备,隐私、安全性是否有保障也引发了市民的担忧。对此,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律师吕金艳表示:“以前,仅就相貌而言,人的面部不能算作隐私。但是现在新技术的运用,已出现‘刷脸’就能完成支付、开锁等操作,对于此类把人脸当密码使用时,人的面部信息就属于个人隐私了。”
以“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”为例,动物园并未提前告知消费者,其在获取人脸信息后如何使用、处理等,依照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相关规定,此举侵犯了游园者的知情权。如果是为了让游客刷脸进场,过后就立即删除还说得过去。但一旦信息经保存后泄露出去,则会给消费者留下安全隐患。
不仅如此,动物园此举还涉嫌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。“动物园对于年卡用户采用刷脸进园,但是普通游园者却可以用其他方式进园,显然有剥夺年卡用户选择权的嫌疑。”无论是动物园还是其他的商家,在采用刷脸识别的同时,还应同时提供其他方式供消费者选择,才更为妥当。
“刷脸”技术广泛使用,如何让人们用得放心?经营类场所在运用“刷脸”技术时,应明确告知消费者人脸信息的使用用途、信息保存下来如何处理、是否有能力保证不会泄露,从而让消费者解除顾虑、放心使用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察布查尔便民网看到的,谢谢!